腰痛的厭世媽媽

母親的角色,總是全心全力,卻時常忽略自己的身體健康。腰痛不僅是疲勞的象徵,更可能是壓力下的警訊。

這是一段關於臨床上有趣個案的分享,真人真事改編,如有雷同純屬巧合。

有哪一份工作是全年無休,每天勞心勞力卻沒什麼報酬呢?沒錯,就是偉大的母親。

這位有趣的厭世媽媽,因為無法忍受在顧小孩時反覆發生的腰痛,長期依賴護腰輔助。不論是彎腰做家事、坐在地板上照顧小孩,還是背著孩子外出,這些日常動作都讓她的腰不堪負荷。各位媽媽們,如果您也有讓腰酸的生活瑣事,歡迎與我分享!

急性腰痛的成因與處理

護腰只能暫時舒緩症狀。一旦遭遇意外或累積過多的疲勞,腰痛可能會突然爆發。這位媽媽就在某一天早上起床時,發現自己竟然無法站起來!經詢問,她表示最近的日常活動並沒有特別異常,但這次的不適感卻異常嚴重。

護腰與止痛藥的作用

通常,急性腰痛越早接受物理治療,康復速度就越快!然而,許多人習慣以“臥床休息”“吃止痛藥”應對。雖然這些方法對輕微症狀有效,但對於較嚴重的疼痛,可能並不足夠。我建議若疼痛持續超過一週或十天,且未見改善,應該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協助。

幸運的是,她在發病當天便前來求診。經過徒手物理治療,她的症狀立即改善了七至八成,腰部的支撐力有所提升,走路也變得輕鬆許多。儘管仍有些疼痛(急性期的發炎疼痛通常會持續2-3天),她的恢復速度非常理想。接下來的一週,她以每週兩次的頻率接受密集治療。

讓我驚訝的是,在第四次治療時,她告訴我:“我早上還在日本,剛剛才搭飛機回來!”上次見她是4.5天前,當時她的症狀雖然改善了八至九成,但還不足以應付長時間勞動。聽到這消息,我忍不住追問她在日本的活動。她表示,這趟旅行是臨時決定的一場“拋家棄子”之旅,想藉此遠離壓力源,讓身心放鬆。旅行期間,她每天步行超過兩萬步,儘管腰部偶爾會酸痛,但與起初的急性腰痛完全不同。

她的分享讓我鬆了一口氣,也體現了心理與身體健康的密切關聯。壓力源解除後,身體的發炎反應減少,疼痛也隨之緩解。這次旅行,護腰和止痛藥甚至都未派上用場。

治療結束時,我提醒她繼續強化核心肌群,並在無痛的情況下逐漸增加肌力訓練,降低腰痛復發的風險。

結論

急性腰痛的常見原因包括長時間的不良姿勢、重複性動作引起的肌肉疲勞,或壓力與緊張導致的肌肉僵硬。物理治療可以快速緩解疼痛,並透過徒手治療與適當的運動訓練,改善腰部的穩定性與活動度。

此外,心理壓力的減輕也能顯著影響康復進程。就像這位媽媽的經驗,適度的休息或旅行可以幫助身體和心理都得到重置,促進全面的健康。

下次再見到她時,不知道她的症狀是否會進一步改善,還是回到壓力源後再次復發呢?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購物車